節儉是美德。但要把這美德運用在自己的身上,似乎沒那麽容易。
畢竟外面的世界誘惑太多,但只要夠堅持,還是能成功的。
新竹榮民之家一名90歲爺爺劉明芝,生活十分節儉,平時僅靠著微薄的就養金維生,
經常一顆饅頭配一杯白開水過一餐,沒想到他在(2019)年竟將畢生積蓄700多萬元,
全數捐給榮民之家及榮民榮眷基金會,近日又預立遺囑,
希望百年後將所有財產都捐贈到惠眾基金新竹專戶,用來照顧貧困病人,暖舉讓人刮目相看。
劉明芝爺爺18歲時隨著國軍來台,1956年退伍後,就擔任清潔隊員長達34年,
平時過得很節儉,直到1982年存到80萬元,並買了臺北萬華一間20餘坪的小公寓,
不過他在2018年8月入住新竹榮民之家,決定將房子賣掉,700多萬元所得全部捐給榮民之家,希望改善生活設施。
劉明芝爺爺捐錢給榮民之家。
榮民之家工作人員曾多次勸說劉明芝爺爺,希望他不要捐這麼多錢,
最起碼留下一部分供自己生活支出,但劉明芝仍堅持全數捐出,
透露他年輕時過得很苦,當兵的時候常常3天吃不到一口飯,在清潔隊工作,
更是經常清水溝清到三更半夜,還曾因肺病差點喪命,因此現在每天有口飯吃、不會餓肚子,已經是苦盡甘來了。
劉明芝爺爺表示,「錢財乃身外之物,生不帶來,歹匕不帶去,感謝國家對我的照顧,
這是現在唯一能做的回饋」,他節儉的程度讓人無法想象,一件褲子一穿就是20年,
縫縫補補不願更換,更說「自己花不完的錢,分給需要幫助的人,不是件多了不起的事」。
劉明芝爺爺認為錢乃身外之物。
綜合媒體報導,劉明芝爺爺近日立下遺囑,百年後要將財產全部捐贈給惠眾基金新竹專戶,
用來照顧貧困病人。對此,臺北榮總新竹分院長彭家勛15日親自前往新竹榮民之家拜訪劉明芝爺爺,
同時也附上親筆寫的致謝卡片,表達心中的感激。
我們說:擇善友而交,擇善書而讀,擇善言而聽,擇善行而從。
人生一日,或聞一善言,見一善行,行一善事,此日方不虛生。
善人做善事,善心方能善舉;善意成善念,善言更要善行。
行善之人,如春園之草,不見其長,日有所增。
行善舉,善緣未至,而惡果遠矣; 行惡舉,惡報未至,而善緣遠矣。但行善事,莫問前程。
Measure
Measure